树下阴凉,谁在低眉看书?时光荏苒,止不住的是思索的笔尖,停不下的是逐梦的脚步。数年的大学时光让他们沉淀酝酿,蓄势待发,一路随梦,终得满庭芳蕾。如今,他们将再次扬起人生的风帆,踏上这永无止尽的科研之路。眼前尽是波澜万丈,而远方梦想在熠熠闪亮。本期的两位学长学姐就是这样冉冉升起的新星,秉持着一颗执着无畏的初心,奔向属于自己的海阔天空。
他曾在北京化工大学生活和学习了九年,九年大量的知识储备与实践活动的积淀,开出了累累科研硕果,更坚定了他在科研道路上的漫漫求索。他曾经的青春岁月留在了北化,未来的无限可期也将与北化紧紧牵绊,他就是化学工程学院2019届优秀博士毕业生——许昊翔。
姓名:许昊翔
毕业具体去向:即将以师资博士后的身份进入北京化工大学,成为一名高校教师;并以科研助手身份进入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程道建教授团队。
“四年的本科加上五年的硕博连读,时间很短。但是短短的九年里,我最无悔的就是选择了科研工作,并且能够从入学走到毕业。”在即将与学生生涯挥手作别的时刻,这是许昊翔内心最真实的感受。从本科阶段,他就开始从事催化剂理论设计方向的研究,至今已有7年多时间。之后的三年来,他参与多项重大横向及纵向课题,在多家国际知名期刊共发表SCI论文17篇。这些出色的研究成果诠释了许昊翔对科研的信念与初心。最初选择科研的那份纯粹的好奇心,为他之后研究生阶段的科研道路埋下了种子。
“科研想要取得原创性成果,就要对本领域的前沿进展有敏锐洞察力,运用创新思路取得突破性进展。”一开始,许昊翔面对一堆散乱无规律的数据,面对迟迟未有突破性的进展时,也有一筹莫展和迷茫的时候,但是这一切并没有让他退却半步。他更加积极地投入到课题的研究中,阅读文献或者参加学术交流,从中汲取灵感。历经近两年孜孜不倦的研究,他终于迎来了自己的科研硕果——文章在催化领域的国际顶级期刊Nature Catalysis上发表。
但对科研的执着追求让许昊翔并不止步于此。在之后的四年间,他又连续在国际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16篇,多次在国内外学术会议进行口头报告和墙报展示,并在博士期间获得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校级三好学生、“化大之星”等多项荣誉。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他知道这些成绩只是阶段性的,想要更上一层楼就不能满足现状,更不能闭门造车,而是要坚持在本领域的探究,坚韧踏实,勤奋努力,性情温和,不急不躁。
在许昊翔自强不息的求索道路上,感恩一直伴随他左右。他一再地强调,是导师程道建教授指引他走入科学的殿堂,在选择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艰难时光,是程老师的信任与鼓励,给了他继续科研的动力,并在他专业知识的学习、科研能力的提高等方面给予了极大的影响和帮助。当他遭遇思维瓶颈时,与其他科研合作者的交流学习,给予了他莫大的启发和帮助。这些力量激励着他主动去学习,去钻研,去创造,去应对失败和阻力,不断攀登科学技术的高峰。
回想起曾在北化校园的各个角落努力拼搏的时光,许昊翔感恩于生命中宝贵的青春岁月可以与北化紧紧地交织。胸中存志砺坚韧,立马提缰望征尘。许昊翔用他坚韧执着的学术之路为我们展现了勤学笃实的求学态度,勇于担当、勇于创新的优秀品格。成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梦想的道路上坚定地前行,无畏中间遇到的艰难,我们自会到达自己想要的终点。
她曾在阔别大学四年之久后,重返母校学术的殿堂。努力与执着是她的代名词,自律与挑战是她生活的常态。如今,她仍不忘初心,怀着对学术的敬意与热爱投身于科研工作中,心于云端而身贴地行,她就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9届优秀博士毕业生——祝静。
姓名:祝静
毕业具体去向:清华大学(博士后申请中)
阔别大学校门长达四年之久,祝静又如愿回到母校攻读博士学位。她深知与其他直博生相比,自己还有很多不足。四年的工作时间让她远离学术,很多知识和科研经验都要重新学习和积累,同时也让她更加明白自己需要什么,更加珍惜在学校的科研学习生活。优异的学习成绩,浓厚的科研兴趣,不服输的性格和一直坚持的品质,构成了她三年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和生活。
入学的第一年,住在西区的祝静每天第一个来到东区,上课、看文献、做实验和参加学术报告充满了她的博一生活。凭借这一份热爱、这一份努力,她在博士期间取得了优异的成绩——GPA3.65,并先后获得多项奖学金及科研荣誉。同时,在广泛阅读相关领域文献后,她开始了自己科研道路上的第一次尝试。在读博期间,她作为主要完成人先后参与了多项科研项目的研究,并积极参加学校内外的学术报告和相关领域的学术会议和研讨会,向相关专家请教,了解近年来高分子材料领域的新进展。经过一年的实验,她建立的一套利用多元线性相关分析建立分子模拟获得的微观结构与实验获得的宏观性能的定量关系的方法,为指导高性能材料开发提供了可靠依据。此外,祝静还先后担任了《高分子物理》、《聚合物加工工程》、《高分子物理实验》等课的助教工作,为本科生答疑的同时也巩固了自己专业知识的理论基础。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在读博期间,祝静始终以行动贯彻着这句话的含义。“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我收获的是一生的朋友,这笔财富我将受用终生。”作为师姐,她积极帮助师弟师妹们解决生活和科研中遇到的困难,做他们前进道路上的航标与榜样。同时,作为他人榜样的祝静也有着她自己的榜样,以人为师然后前行。她的榜样就是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长江学者柴继杰老师,他靠自己的好奇心、兴趣以及更重要的选择与坚持,从一名造纸工人发展成为一位硕果累累的科学家。她不断勉励自己向这位老师看齐,把自己放在最低的位置,向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前行。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紧张的科研工作之余,祝静还从课外史书中获得更多人生的启迪。晚清著名政治家曾国藩也是她的偶像之一,《曾国藩传》和《曾国藩家书》都是她的枕边书。“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她一直坚信,理想、知识和坚持也同样适用于科学研究。
等风来,不如追风去。“在未来的科研工作中,我会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一如既往的坚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这是祝静对待人生的态度,她将继续在科研之路上舞出自己恣意而优秀的青春。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我们也可以一步一个脚印,朝着目标一路前行,用自己成功的作品,启迪着对优秀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