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6日,由化研会学术部举办的第9期新锐论坛在科教楼401如期举行。这次新锐论坛有幸邀请到了王洁欣教授。王洁欣教授是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北京市科技新星。这期的新锐论坛采取了访谈形式,旨在为研一、研二学生的研究生生活、学业、未来规划等方面提供指导,帮助即将进入实验室和已经进入实验室的同学更好地开展科研工作。
首先,主持人提出了关于研究生应该如何合理分配科研、学习和课外活动之间的时间问题,同时这也是很多研一新生的困惑。王教授就研究生和本科生之间的区别展开讨论,这样说到:“研究生和本科生还是有很大不同的,毕竟研究生比本科生更需要重视科研的重要性。因此,对时间的合理分配是很重要的,时间分配不是死板的、一成不变的,而是灵活的,应该根据每个人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具体说来,研一上学期学习基础知识是首要任务,当然,课外时间参加活动、多实践也是完全可以的。研一下学期可以进入到实验室从实验助手做起以掌握基本实验技能;研二是全身心投入到科研的重要阶段,这个时候认真踏实地做科研是我们的首要任务;研三的时候我们需要认清自身定位以及更加重视综合素质的提高。”
接着,王教授回答了研一同学应在开展科研活动前做好哪些准备的问题。教授是这样答疑解惑的:“英语的重要性我就不再多说了。我们知道无论是论文的写作,还是数据的分析,诸多软件可以给我们提供很大的帮助,因此,我希望同学们学习并熟练掌握软件。此外,查阅、检索各数据库的能力也是一名合格的研究生应具备的。当我们拿到热门领域代表性文献的时候,切忌囫囵吞枣的阅读,而应该先鉴别这篇文献我们应该精读还是略读。我们不禁又要思考,精读该读些什么,这里我想提醒一下大家可以注意一下动词的确切表意。”
王教授还就科研过程给出了这样的深刻建议:在科研过程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的挫折、瓶颈,但千万不要沮丧放弃。要知道,在科研的过程中,有时候不利数据反而更可能是重要的线索。太过于“一帆风顺”的科研经历反而是隐含问题、令人担心的。不要怕走弯路,更不要死板的照抄照搬,要培养自己独立思考、养成批判性思维。另外,教授还谈到国外访学经历的学习心得,解答了同学们关于就业方面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关的建议。最后,新锐论坛第9期在同学们的阵阵掌声中圆满结束。
新锐论坛是一个师生密切交流、答疑解惑的平台,是一个聆听老师科研经历、深入思考学习的平台,是一个碰撞智慧火花、燃烧头脑风暴的平台。相信通过这个平台,同学们能拨云见日、共同学习进步,让研究生生涯不留遗憾!
撰稿人:孙航宇
审稿人:张欢
摄影:王鑫
责任编辑:吴相森李文思
化学工程学院
2018/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