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生产,可持续发展
——北京化工大学研究生党员骨干培养班赴山西省大同市暑期社会实践之二
为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了解和探索资源型企业转型发展现状,深入一线了解生产实际,我校研究生党员骨干培养班赴山西省大同市暑期社会实践团于2018年7月28日走访了同煤集团晋华宫煤矿和某银业国企,详细考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绿色生产的工作流程。
同煤集团晋华宫矿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12.5公里处,与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一河之隔,属于山西大同煤矿集团。矿井建于1956年,是由我国自己设计、自己施工建设的大型煤矿。实践团一行换上井下作业服装,深入1000米以下的地下矿井,实地探索井下地质构造、煤炭开采、洁煤生产与利用情况。
进入煤矿首先通过一段S通道,走过一公里左右40º的斜坡矿道后,进入地下第一层工作面,这个工作面总长约2.5公里,一侧安装有通风装置,另一侧自然进风,使整个矿洞通风,以控制煤矿中可燃性气体浓度。第一层工作面历经25年开采,现在作为科普教学区域对外开放,通过在矿道中摆放煤矿开采不同时期使用的工具,详细阐述了歼石的种类,地质的结构,化石的形成,古近代采矿的方式,历史遗迹分布,现代化设备的种类及作用,以及支护种类方式和灾害类型以及防治方法,保留了当时的历史原貌。地下开采主要通过矿床开拓、矿块的采准、切割和回采 4 个步骤实现。井下采矿人员主要分为掘进工、采煤工、运输工、安检员四大工种,现代采煤已从落后的手工业方式的桎梏中获得解放,技术装备和开采工艺有了很大提高。采煤装备从解放初期的手镐、铁锹、小平车等发展为现在煤电站、掘进机、刮板输送机、采煤机、液压支架等。采矿方法从解放初期的仓房、刀柱式发展为现在适应不同煤层厚度的大采高放顶煤综采、大采高综采,放顶煤综采、薄膜层综采、刨煤面综采长壁后退式采煤等,极大提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采、掘、装、运、支全部实现了机械化。矿洞里还配备了变电站,调度室,休息室,水泵房,应急仓库,火药库,卫生间,有了这些可以满足了在采矿中所需,整个矿井结构紧凑有序。通过现场参观,实践团成员对煤矿的形成,开采过程、设备沿革有了更专业和全面的了解。
井下参观结束之后,实践团来到矿区内的大同煤炭博物馆。大同煤炭博物馆总面积达8000平方米,展馆内布置有“煤的形成、煤的开采、煤的利用、煤文化和百年同煤”五大展区。通过文字图片、实物标本、模拟造型、多媒体互动、声光电结合等传统展示与现代科技手段交叉利用的方式,展示了开发利用煤炭的历史。在煤炭博物馆,工作人员就实践团成员关心的煤的生成及成分、煤炭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矿山标本和地质形成、煤炭与艺术利用等问题详细进行了一一解答。通过参观浏览,实践团成员加深了对煤炭资源形成和高效利用的初步认识,纷纷表示企业绿色发展的实践模式对自身科研学习有巨大的借鉴意义,帮助我们在实验工作中探索资源高效利用的方法和路径。
实践团一行来到了某银业国企考察绿色生产过程。该企业是华北地区唯一集银矿、银铜矿开采,白银冶炼、深加工以及纯银制品销售为一体的大型国有企业。公司年生产加工各类纯银制品300多款、5万余件,是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纯银制品生产加工基地。实践团成员现场爬上海拔1600多米的尾矿库实地调研,该矿山是山西省唯一的铅、锌、银有色金属矿山,矿山经过多次扩建改造,目前已形成年16.5万吨采选生产能力,其生产规模、采选工艺水平均位于全国铅锌矿山前列。主要产品为铅、锌、硫、银精矿,产品销往国内各大冶炼厂。多年来,公司坚持技术创新,走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发展道路,在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清洁生产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成绩。尾矿库的管理和生产安全有序,实行在线监测和现场值班,做到及时预警,制度规范,责任到人,各类防汛器材和用品摆放整齐。尾矿库建设以每层三米的标准进行逐层累建,当尾矿高度达到尾矿坝时停止处理,进行封存,再筑一层新的尾矿坝,用以加固尾矿库,这样逐层累建的方式可以极大提高尾矿库的稳定度.尾矿坝上密布着势能监测设备,对尾矿坝的屋里状况进行在线反馈。目前已做到铅、锌、硫、银等有价元素高效综合利用,“废石、尾矿、废水”实现了“零排放”,尾矿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对环境无危害,尾矿坝上有植被茂盛,与周围的森林景观融为一体。通过实地走访,实践团成员对铅锌银矿悬浮生产工艺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对排风、防渗、排渗系统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感受到现代化绿色生产与青山绿水的完美结合,对安全生产监督和管理有了更深刻的感受。
通过此次考察实践,实践团成员深刻认识到: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引导资源型企业着力优化生产流程,绿色生产,能够做到资源有效利用和更好地保护环境。对于北京化工大学研究生党员骨干,深化科研成果转化和实践应用需要的认识,学好专业知识,立足科研解决实际生产需要,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发挥我们的作用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