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家战略视野铸造“双一流”

时间:2017-03-10浏览:225

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四川代表团听取意见的时候指出,“双一流”建设的思路可以用“竞争优选、专家评选、政府比选、动态筛选”来概括,“双一流”不搞终身制,不搞靠几个指标评估,要服务于国家战略。“双一流”政策实际上已经成为教育强国梦的集中体现。

  “双一流”政策的核心指向是建设教育强国、赶超世界先进,是作为“国之重器”来建设的。从形式上,“双一流”政策是让世界认可中国的大学和学科,从本质上则是让中国在顶尖人才和顶尖创新成果方面拥有世界比较优势,成为支撑国家发展的核心力量。因此,地方政府和高等学校在贯彻执行“双一流”政策的过程中,要将人放到中心位置,客观看待西方价值支配下的简单评价指标,不能舍本逐末。各地在“双一流”建设中,要有大局意识,避免各自为政,搞本位主义、地方主义,“双一流”建设不应该成为一场旷日持久的互相攀比、互挖墙脚、无序竞争的功利性游戏。

  “双一流”建设所导向的不是短期绩效,而是致力于引导重点建设高校尊重人才培养、学科发展规律,因此整个建设会给高校相对宽松的建设周期,同时确立“能上能下、动态调整”的机制。从整个遴选过程来看,所谓竞争优选,就是以客观、公正的第三方评估数据,以及国际主流大学和学科评价数据为基础,进行院校和学科的对比分析。所谓专家评选,就是专家委员会根据客观数据和主观研判,论证确定高校认定标准,根据认定标准遴选产生拟建设高校建议名单。所谓政府比选,就是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对照拟建设高校建议名单,分别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审议、审定拟建设名单。所谓动态筛选,就是要破除重点建设高校和学科的终身制,促进更多高校公平竞争,实现“双一流”的动态管理。从建设过程来看,重点建设投入方将充分尊重高校自主确定建设目标,自主配置经费使用,尽量规避绝对化的简单对比和功利性的横向攀比,其核心是简政放权,赋予重点建设高校更大的办学自主权。

  “双一流”不是一个“就地趴下、重新来过”的方案,而是对“211”“985”等重点建设政策的继承和创新。“双一流”大学既需要体现国际性,又需要体现民族性。能够切实引领民族繁荣和国家发展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根本特征。“双一流”大学的学者,应当逐步掌握主流学术出版的话语权,拥有国际学术领导力,善于引领国际学术话题,深度参与乃至主导国际学术标准制定,不仅有能力获得国际主流学术奖项,还能渐渐对国际主流学术奖项评审起到重要作用。“双一流”大学的学生懂得审慎和明辨,既懂得仰望星空,又做到脚踏实地,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人类的命运而学习、奋斗。

  “双一流”大学的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创新能力和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使命,致力于为国储才是其永恒的追求。“双一流”大学的科研与社会服务聚焦全球与人类命运的重大命题,善于在国际和国内科技分工体系中明确自己的位置,形成核心竞争优势。“双一流”政策最终将按照高校自主确定的建设目标进行综合绩效考核,对于不能达到建设目标和水平的高校给予预警并减少支持直至淘汰出建设范围。

  只有放弃功利心、浮躁心、投机心,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做到以学为尊、以生为本、以师为先,将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提升作为发展的内在动力,忘记外在的刚性指标、建设套路和功利驱动,共同信守“双一流”建设的基本内涵和价值,“双一流”建设的国家战略目标才有可能早日实现。(同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师 张端鸿)
来源:《中国教育报